成都市并未取消中考:贯通培养改革为何被误读?

   日期:2025-11-18     浏览:20    

成都市并未取消中考:贯通培养改革为何被误读?

近期,“成都将试点取消中考”的话题在网络上不断发酵,甚至一度登上热搜,引发不少家长焦虑:“孩子还要不要准备中考?”“是不是以后不用分数就能上高中?” 这些声音不断出现。然而事实真相并非如此。**成都市并未取消中考,所谓的‘试点取消中考’属于典型的误读。**为了避免家长被谣言误导,我们有必要深入解析官方改革的真实内容。

一、网络热议的“取消中考”从何而来?

1. 改革内容被断章取义,引发误解

这波误读源于成都市教育局近日发布的一项改革举措:自2025年起,探索开展小-初-高12年贯通式培养改革试点。

许多网帖将此直接解读为——
“贯通式培养=不参加中考=取消中考”。

然而实际情况远比这些简单结论复杂得多。

2. 仅有 8 所学校参与试点,覆盖面极小

首批试点学校仅 8 所,并非全市范围推行。试点范围如此之小,根本无法影响成都整体的中考制度。

二、什么是贯通培养?与取消中考完全不同

1. 贯通培养不是“免考试”,而是打通学段培养链条

贯通培养的核心目的包括:

  • 小学、初中、高中课程体系贯通

  • 素养培养连续性更强

  • 打破学段割裂,实现资源共享

  • 给学生更多探索兴趣、发展优势的空间

换句话说,贯通培养关注的是“怎么学、怎么培养”,而不是“要不要考试”。

2. 试点学生可以选择:贯通培养或参加中考

政策明确规定:

  • 贯通班的学生 可以不参加中考(因为在同一系统内直升)

  • 但也可以 自愿退出贯通班,参加中考

  • 家长与学生 完全自愿报名

也就是说,这并不是“一刀切的免考”,而是一个可退出、可选择的培养路径。

3. 改革强调“育人”而不是取消考试

贯通培养改革重点包括:

  • 从育分走向育人

  • 重视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身心健康

  • 实行项目式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

  •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关注过程与综合素养)

通过这些改革,试点学校希望打造更科学、完整的育人体系,而不是让学生跳过升学考试。

三、为何家长会误会为“取消中考”?

1. 部分自媒体夸大标题制造焦虑

许多自媒体为了流量,把“贯通式培养”直接说成“免中考”“取消中考”,让人误以为成都进入重大教育改革。

比如常见的误导性标题:

  • “成都要取消中考?官方文件来了!”

  • “震惊!成都试点免中考!孩子压力没有了?”

这些都是典型的断章取义。

2. 家长对中考高度敏感,易被误导

中考是学生人生的第一道人生分流,家长高度关注,一旦有任何改革风吹草动,容易被片面信息带节奏。

四、官方明确回应:中考不中断,制度不改变

成都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已明确表态:

  • 贯通培养试点不会影响全市中考正常实施

  • 改革目标不是取消中考,而是构建更科学的培养模式

  • 家长不要信谣、传谣,所有政策以官方发布为准

也就是说,成都中考依旧照常进行。
所有初三学生仍要根据录取政策参加中考,不受试点影响。

五、家长常见问题答疑

1. 成都市未来会不会取消中考?

不会。
中考是国家级教育制度,不可能由一市调整,更不可能突然取消。

2. 贯通培养有什么优势?

  • 学段衔接更顺畅

  • 课程体系不重复、不割裂

  • 更利于培养创新能力、兴趣特长

  • 避免过度应试压力

但这是一项探索性改革,不适合所有学生。

3. 孩子需要准备中考吗?

需要。
除少量贯通班学生外,全市绝大多数学生仍需通过中考进入高中。

结语:理性看待教育改革,拒绝被流量误导

成都此次改革的核心是贯通培养,并不是取消中考。
教育改革的方向始终是提高质量、促进公平,而非简单的“免试”或“取消考试”。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 中考改革、成都中考政策解读、贯通培养模式 等信息,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收藏本文获取最新解读。


考高分网
举报 0 收藏 0
猜你喜欢
更多精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