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意见,其中最受关注的是规范普通高中招生,毕竟,作为连接高考和中考的学业阶段,高中阶段甚为关键。
近几年来,随着“超级中学”的涌现,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不断向大城市和省会城市集中,而原来具有一定优势的县域高中师资流失、办学水平呈下降趋势;另一方面,知名高中跨区域违规招生屡见不鲜,优质生源从县域高中流失,双一流大学则将更多目光和招生名额放在高中名校上。
为此,2022年12月,教育部发布《“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推出了多项举措,目标就是为了整体提升县中办学水平,更好适应高考综合改革和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最新公布的2022年规范普通高中招生,提出了三项具体要求:
一是规范优质普通高中指标到校招生和省市级示范高中、高校附中招生,进一步压减优质公办普通高中跨区域招生计划。
二是规范民办普通高中招生,进一步压减民办普通高中跨区域招生计划,全面实现属地招生和公民同招,严禁公办民办学校混合招生。
3、各地全面建立地市级或省级高中阶段学校统一招生录取网络平台,加强招生录取过程管理,严禁提前、超计划和违规跨区域招生,严禁招收借读生、收取借读费。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浙江等地已经对中考录取进行了重大调整。
2022年是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采用新的招生录取办法的第一年,上海中学、华东师大二附中、复旦附中、交大附中等四大名校招生名额的65%要以名额分配的形式招生,而往年这个比例不到40%;其他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名额分配招生计划约占本校招生计划的60%。
浙江省今年3月中旬发布的普通高中招生新政要求,进一步完善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合理分配到初中的政策,分配比例不得低于学校招生计划的60%,分配名额应当以初中毕业生人数为主要依据按比例分配到初中学校,并向农村初中倾斜。
上海和浙江的高中招生新政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减少优质高中自主招生的名额,将更多的名额分配到每一所初中,以推动教育均衡化。近年来义务教育阶段普遍实施就近免试入学,这也意味着,即使是“菜场口初中”或农村初中,升入一流高中的机会大大增加。
将更多的招生计划以名额分配的形式来进行,将大大推动教育的均衡化,也将一定程度上抑制“超级中学”的过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