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用过去的方法去教育现在的学生,就是在剥夺孩子们的未来。”陕西省教育厅厅长刘建林撰写的《打造“三个课堂”推动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文的末尾这样强调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重要性。
为落实“三个课堂”,真正为学生服务,陕西省西安小学在李涛校长的指导下以“第一课堂”为主阵地,从教学策略的改变、教学方式的更新入手,每月定期进行团队观课议课、个体读书、基本功三笔字的练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同课异构,深度研讨
“主任,我们来跟您说说10月份的这次同课异构。”秦一玮老师带着徒弟朱欣妮老师走进教科研处,根据前期陕西省西安小学与经开一小同课异构的问题,秦一玮老师将组内磨课的意见和两校优势进行对比后,她微笑着说:我们西小人不怕挑战!这是陕西省西安小学教育联合体开展大教研活动以来最令人感动的一幕。作为一所近百年历史的传统学校,陕西省西安小学在省教育厅的正确指引下,本着实验性、示范性、特色化原则,多年来勇立教育教学改革的潮头,为全省基础教育改革做排头兵。
陕西省西安小学2011年承担国家体制改革项目研究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途径和方法,十年来,从管理、学科、课外活动、后勤四管齐下,开辟了课题研究常态化的先河。2022年在第十一届陕西省基础教育成果中荣获特等奖。2022年加入陕西省教育扶智平台,通过开放教研活动为省内多所帮扶学校提供研修培训。今年9月份开始与教育联合体中的经开一小打通教研壁垒,利用省级教育扶智平台硬件支撑,开启了同课异构的大教研方式,子洲县第一小学、子洲县第二小学、商南金福湾小学、白河县茅坪镇中心小学、北梁红军小学、佛坪县西岔河小学等帮扶学校通过网络平台共同参与观课议课。
两所学校在授课理念和授课方式中各有特色,陕西省西安小学教师更注重授课时间的规范,教学目标的严谨,教学任务的完成,经开一小在探究、拓展与生活接轨等方面更有新意。在互相碰撞中,两校教师的内驱力得到激发,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不断进行深度思考。王娇老师上完观摩课后,感慨地说:就是这样一节课,让我对自己平常习惯了的教学方式进行反省,我要尝试使用更好更能激活孩子学习动力的方法。
心中有方向,脚下才有力量,正是因为共同的目标,促使教研真正成为教师发展前行的动力。青年教师的课成为试验田,骨干教师的课成为学习研磨的材料。为了教师们能上出高质量的课,李涛校长带着管理团队常常和老师们为了一节课反复讨论。她说:只要看到老师们在进步,我们每天所做的点滴就是在推动一所学校走向更好,我们就是在做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
“第一课堂”物态形式要重视教育教学方式变化,满足新时代教育教学变革条件下对智能教室和讨论式、探究式学习的需要。这是刘建林厅长在构建“三个课堂”的保障体系中强调的。陕西省西安小学以赛促学,点面结合,推动课堂革命从三级三类骨干体系开始,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上微型课,对课堂重难点进行探究式、合作化教学研究,把学生的能力的提升和终身学习兴趣的建立作为终极目标。为此,学校名师团队指导“三级三类”研修团队带头改革,以微课堂为专业阵地,每周两人做线下磨课,其他人做线上说课。
黄蓉老师将自己在培训中学到的最前沿的英语习作课方法用到自己的课堂中,利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进行英语习作的创编,这个思路对,但是怎样让学生的思维水到渠成,每个细节还需要推敲,为了这节课,她备课到凌晨四点,一大早与冯爱虎主任讨论自己的思路。
一节20分钟的课结束了,导师汤静带着黄蓉、吝楠两位老师对着板书和课件整整整研讨了一个多小时,这样的磨课故事几乎经常在校园中发生着。
“我们的老师愿意去改变,愿意去成长,那我们就愿意用一切办法给予老师们成长的平台。”李涛校长是这样说的,她也是这样做的,学校除省级名师、学生经常参与磨课活动指导,先后多次邀请英语专家张广友、省级名师任院玲、杨凌思政课教研员李小雨等专家走进第一课堂,为教师们提供改进策略,共同商议课堂提升细节。
榜样示范,团队成长
“三级三类”骨干体系是陕西省西安小学教师梯队建设中的灯塔,学校将梯队建设纳入教育教学日常工作,骨干教师带头,引导青年教师抱团成长,在陕西省西安小学教师梯队建设中成为亮点。从西安小学成长起来的陈洁媛、雷鹏、朱磊等青年教师先后走进西安小学教科研论坛、青年教师成长沙龙,讲述他们的教育主张,分享他们的教育故事,成长历程。每一次这样的论坛和沙龙都让青年教师们回味不已。
2022年赴日本学习的李晨老师听到学校开始2022年“三级三类”青年教师研修成长计划,立即手写一份申请书要求加入,她说:我不管在哪里学习都不能忘记跟着大家的脚步把课上好!陈洁媛老师不能忘记自己在西安小学时,天天望着师傅在专业教室上课的身影暗自羡慕的时光,什么时候能像师傅那样有自己的专业尊严成为她的奋斗目标。于是,当她来到经开一小,不仅在课堂上勇于实践自己的见解,也在专业领域成为省级教学能手,她常常感念西安小学青年教师成长学校给她的历练机会。
早晨来校着一身运动装的体育老师李晓霞马上要在青年教师沙龙分享她的参赛故事了,她换了一身正装,精致的课件、激情饱满的讲解让老师们赞叹不已。“我觉得干一行爱一行是我这次比赛中感受最深的地方。”李晓霞老师谈到自己刚来西安小学不熟悉小学生的课堂,她买了一套于素梅老师《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五课”门道》,从观课议课的理论学起,一点一点改进自己的观念。为了增加自己与学生的默契程度,她经常向团队里的老师们要课,还跟着名师到外校借班上课。在小组合作这个操作细节上出现问题时,她还曾经常向李涛校长请教。就是因为这样的历练和学习,她把小学教材中自己有疑问的地方一点点通过努力实践进行问题解决,为了强化自己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能力,李晓霞老师聚焦1——6年级课程重难点,录制了30多节微课。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晓霞、王乐老师在2022年的陕西省教学能手比赛中均名列学科第一。近期,李晓霞、王乐老师刚刚从2022年省级教学能手赛场归来,两位优秀的老师不仅无保留地分享了他们的参赛经历,并且从敬业感恩、优化课堂等方面给予了青年教师最好的教育教学方向。
刘建林厅长在《打造“三个课堂”推动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文中将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确保专兼职教师德才兼备教书育人作为构建“三个课堂”的保障体系的条件之一。为了让优质师资力量带动教育联合体日常发展,李晓霞、王乐老师又赴经开一小讲述了自己的成长故事。邀请从西安小学成长起来的“三级三类”青年骨干现身说法,讲成长故事,谈参赛经验,让全体青年教师感受来自身边榜样的力量,为陕西省西安小学教育联合体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前行的方向。
书香导航,课堂提质
缕缕书香是教育教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剂。记得在一次青年教师成长沙龙,冯爱虎主任为大家朗读了《遗失的灵魂》这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创作的绘本,主人翁在繁忙的工作中忘记与自己的灵魂相遇得不到安宁和幸福。于是,他放下一切,静静等待,直到很多年后那个仍如少年一般可爱的灵魂走近。通过这部绘本,每个老师都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是否能够通过读书给自己一片静心思考的天地。从那以后,《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前行的力量》等共读书目让大家在阅读中感受到大师风范,在教学中潜下心来。《教师报》编辑部为西安小学青年教师特意赠送的书籍成为大家进行个性阅读的书目。《小学数学思想方法解读及教材案例》《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听吴正宪老师上课》《我的教育理想》《小学数学教研漫步》《班级创意管理的智慧》等教育专家典籍成为青年教师的案头必备。
文都静老师在书上写下了这样的批注: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引导他们学会听取他人的意见。王晶老师在书上写下这样的批注:有时在心怀世界之前,应该先心怀自我。在阅读中,老师们品尝到书香润泽课堂的喜悦,并把这样的读书体会运用于师生之间的交往和每一节课中。任院玲老师赞扬文都静老师的课堂不仅体现了生本理念,而且整个人的气质、语言的生动都让课堂有了神采。
青年教师郭茵阅读广泛,为学校读书漂流岛采购了一批新书,这些书中有文学类、社科类、艺术类,不仅孩子们喜欢看,老师们也经常在这里品味书香。青年教师许本鑫将“和大人一起读”做成了班级亮点活动,她邀请家长和学生进课堂做绘本剧表演、讲述童话故事,让班级家长资源为教学增加新动力。胡彦飞老师在班里为孩子们开辟了读书角,一年级的孩子们开始了借阅活动,晨读的孩子们成了一道风景。三年级一班相永霞老师班的三个书架是孩子们的最爱,课间常常看到孩子们手不释卷的动人情景。六年级的孩子们在运动会上不忘记带上同读的新书《佐贺的超级阿嬷》,读书、运动两不误。
陕西省西安小学书香校园工程不仅引领了一批热爱读书的教师和孩子,也指导着课堂发生巨变。语文课上,在拓展环节,老师们常常会连接一本与课文相关的书籍推荐给孩子们,用绘本与写作、阅读课进行整合更是成为创新实践之一。英语课上,引导孩子们阅读英语绘本、原著,将好的阅读报纸、刊物作为课堂实践部分,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内容。《数学笑传》《色彩的秘密生活》成为师生共读的书目。
读书让课堂流淌着思考,读书塑造孩子们的梦想,正如校园彩塑上书写的那句话:六年后,你将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读书让孩子们在西安小学开启了梦想的航程,也让我们的课堂流动着不一样风采。
专业训练,夯实功底
陕西省西安小学教育联合体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从日常听课到三笔字的练习,骨干教师上示范课,青年教师上研讨课,要求每一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青年教师每月不少于8节。每月四次大教研,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学期16节课,组内打磨,集体备课,让青年教师找准课堂生长点。
以省级教学能手大赛为教师专业成长孵化器,每年备赛储备人才。在备赛团中,有研修行事历,每周轮流督导积分,分比赛必背内容语音分享、双线磨课、手写备课等。教师在团队中互为榜样,互相鼓励,有干劲、有目标。
陈洁媛、雷鹏、李晓霞老师在分享自己的故事时,不止一次提到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导师的帮扶提醒,自己日常的训练,这些都是成长的条件。青年教师每月有软笔字帖、硬笔书法的书写训练,还需要在听课笔记中有自己的点评和分析。学校教科研处每月进行核查跟进,对教师做一对一辅导,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很快。
这是一节书法社团课的课间,孩子们在笔墨飘香的室内休息、玩耍,文都静老师刚刚和孩子们一起聆听完南学义老师讲书法要诀,她邀请南老师指导自己写笔画,南老师拿起毛笔边说边示范,文老师用心地看着,记着......
陕西省西安小学教育联合体在李涛校长带领下,积极响应课堂革命,陕西行动,从校园文化到三个课堂的梳理,打造物态文化,为教师和学生的双向发展提供专业支持。如今,西安小学、经开一小自己培养的“三级三类”骨干已经达到40人,骨干引领,凸显磨课,基本功为基,阅读为翼,为“三个课堂”发展探寻教师成长的路径,为更多的家庭和孩子的幸福贡献我们的力量。
供稿:陕西省西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