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一附院施秉银:争分夺秒 与疫情赛跑!

   日期:2022-07-25     浏览:240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1月22日,西安交大一附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院长施秉银不畏疫情,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他深入隔离病房,冲在一线,他是院长,更是一位逆行勇士。施秉银心系疫情,在他眼里只有抢救患者,2月5日出征武汉临行前,他动情地说:“我要求我们团队提前去,早去一点,就可以早一点投入一线救治,就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我们不仅要参与临床救治,更要为国家提供疫情防控的方案和建议。”从走上抗疫战场的那一刻起,施秉银一直夜以继日地在战斗,从未停歇,他就是这样一位肩抗使命、怀揣责任、不忘初心的白衣战士,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始终和一线医护并肩战斗

疫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

2020这个春节注定要在不平凡中度过。时光回朔到1月22日,交大一附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治誓师动员大会召开,该院正式启动了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模式。施秉银率先就疫情防控做出九条部署,从明确诊疗规范、确定牵头科室到细化防护要求、提出应急准备,条条都是干货,字字事关落实,特别是全院取消休假、全员应急待命的要求,体现出一附院人在疫情面前勇于牺牲、敢于担当的气魄。医院党委书记马辛格在会上向全院发出动员令,号召一附院人弘扬优良传统,干部要冲锋在前,党员要奋勇当先,每个科室每名员工都要坚决服从医院的统一调配,在关键时刻、特殊时期,一附院人一定要不负使命。

施秉银详细询问了患者的症状表现、治疗情况、改善程度和生活状况等,他语重心长地对患者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恐慌和失去信心,只要坚定信心、积极配合医院治疗,就一定能够康复”。随后,施秉银又一一看望和慰问在隔离病区工作的医护人员,代表医院党委和全院职工对大家勇于担当、冲锋在前、无私奉献的精神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鼓励大家坚定信心,携起手来早日战胜疫情。他表示,医院会尽可能保证大家的安全,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让医务人员都能安心地投入到这场疫情防控战中去。施秉银不畏疫情、身先士卒、冲在一线、深入隔离病房的作为,给患者和一线医护人员带来极大的鼓舞,“施院长都不怕,我们还害怕什么?我们身后有一附院的强大后盾,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战斗在隔离病区一线的医护人员们信心满满。

2月4日下午,47岁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杜某缓步走出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房大楼。经过12天医护人员的科学救治与精心护理,杜某已经符合出院标准,这是西安交大一附院首例治愈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在欢送仪式上,施秉银对杜某表示祝贺,他说:“你作为陕西省首批患者康复出院,标志着陕西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和胜利。我们相信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打赢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感谢交大一附院的精心救治,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相信,中国必胜,武汉必胜!”。患者杜某激动地说。

靠前指挥、挥师武汉,疫情不破誓不还

2月5日,施秉银带领重症医学科石秦东主任和两位ICU的护士长紧急奔赴武汉,为国家医疗队的进驻做对接准备。可以坐第二天的高铁去,但为了抢时间,他选择了“夕发朝至”的直快列车,宁愿在火车上“咣当”一晚上。“我要求我们团队提前去,早去一点,就可以早一点投入一线救治,就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我们不仅要参与临床救治,更要为国家提供疫情防控的方案和建议。”施秉银说到。

在武汉的20天时间里,施秉银每天都是马不停蹄。作为前方总指挥,他既要履行国家卫健委的安排部署,还要协同调度各方援助力量,处理事务都是“小步快跑”。医疗队接管的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的七、八病区,这是两个新病区,共64张床位,主要用于接收危重患者,可以说是在同死神赛跑,任务非常艰巨。

医疗队进驻病区后,一线反馈的情况更让施秉银寝食难安,“病人的情况相当严重,医疗救治的压力很大”,施秉银坦言。为此,他提出要把挽救患者生命当作头等大事,把降低病死率作为首要任务。经过他的倡议和协调,施秉银本人牵头组建了降低患者病亡率小组,成员包括各大医疗队的顶尖专家,小组建立重病例每日讨论机制,实施“一人一策”,集合多学科力量,组织多专家远程会诊,按病情轻重缓急对患者分层,动态调配医护人员,保证最强力量救治最重病人。小组成立后,有效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这一做法也得到了上级部门和兄弟单位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除了与死神战斗抢救病患,施秉银还高度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在他的倡议下,医疗队在隔离病区内首创医患微信群,把医生护士和患者拉到一个群里,有什么问题医护能第一时间知晓,患者有什么问题在群里提出来马上就能得到回应。通过在线解决患者治疗、护理、心理、康复及生活问题,线上线下,身心同治、缩短病程,取得的效果非常显著,许多患者表示“西安交大一附院的白衣天使是我们一生的牵挂”。

为了打造一支能打胜仗的医疗铁军,施秉银要求医疗队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把纪律挺在前面,制定管理办法,严格规范各项防护措施。实行三级联动,通过队管组、组管人,让精细化管理渗透到方方面面。通过严格的制度和管理,为医疗队建立了坚实的安全保障。

2月16日,在武汉战疫前线,援武汉医疗队举办了前沿阵地临时党总支成立仪式。临时党总支书记施秉银带领医疗队党员代表重温了入党誓词,向全体党员提出“六个带头”:带头听党指挥,服从安排;带头扛起责任,担当作为;带头协同作战,合力攻坚;带头严守纪律,恪守规矩;带头不忘初心,服务患者;带头科学防控,及时总结。在战疫前线,施秉银以身作则,始终带领党员干部冲锋在最前线,在他的感召带领下,目前已有50余名队员主动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牢树患者中心的根本宗旨

“医者有仁术,更要有仁心”是施秉银行医生涯坚定不移的信念。三十多年如一日,他坚持患者至上理念,把病人当亲人,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解病人之所难,以平易近人、谦让随和、春风化雨的人格魅力诠释着大医的赤胆忠诚。

业内公认施秉银是内分泌学的大师,很多疑难复杂病例经他把脉问诊最终水落石出。一位西安女患者黄某,被诊断为甲状腺未分化癌,按常理生存期不超过半年,患者辗转多家医院诊断依旧。陷入绝境的她抱着一线希望找到施秉银,他详细阅看所有资料后,彻底否定了之前的诊断,术后证明施秉银的判断完全正确。患者如释重负,怀孕生产后第一时间给施秉银发短信报喜讯。黄某动情地说:“没有施医生的准确诊断,就没有我的今天”。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因为施秉银诊断准确、及时治疗,多少鲜活的生命从死神手里被挽回。有患者留言,“从前我对医院很陌生,对医生不了解,这次生病接触这么多医生,深感医术参差不齐,态度更是迥异,到了施教授这儿,我才真正明白什么叫大家,作为施教授的患者我很幸运。”

在交大一附院门诊,最难挂的号是施秉银的专家号,网上预约往往一分钟内就被抢完了。为尽可能满足患者就医需求,从2006年开始,施秉银借助网络,牺牲休息时间为患者义务问诊。在他的微博上,满满当当的都是与患者的聊天记录。他视患者为知己,与病人交朋友,激励患者战胜病魔的勇气和决心。只要患者在网上咨询,他都尽力给出建议,每天早起看留言、睡前回询问成为常态,全国各地近6万人成为他的微博“粉丝”。

有人曾问施秉银,“如果只有一个选择,你会选择当院长还是做医生?”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宁可不做院长,不能不看病人!”对待病人,无论贫富贵贱、远近亲疏,他都一视同仁,耐心细致诊治,尤其对来自边远、贫困地区的病人,总是千方百计为患者制定最省钱的治疗方案。他不仅拒收病人红包,还自掏腰包资助患者。有一位病人因为没钱继续治疗,打算偷偷出院,他获知后亲自做病人思想工作,还到收费处协调免除了拖欠的医药费。一位贫病交加的甲亢患者,经过他精心治疗,病情明显好转,出院时他还给了病人500块钱路费。有一位患者在施秉银的微博下这样留言:“来贵院看病之前,我经历了漫长痛苦的就医过程。每次看病,说不上几句话,就开一大堆化验项目。随着检查越来越多越复杂,我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医生总说恶性可能性很大,但又迟迟不下定论。等待靴子落地的过程真是煎熬。后来我终于挂上了您的号,事实证明,找您看病真是找对了。您准确的诊断,科学的用药,让我从此焕然新生!”

不畏艰难、勇挑重任,坚守健康中国的使命担当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施秉银不仅是一位名医大家,也是一位出色的医院管理行家。初任院长时,医院发展进入瓶颈期,面对诸多矛盾问题,他没有选择回避,而是迎难而上,聚焦“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目标,信守“厚德、博爱、精医、卓越”院训,与党委一班人携手擎画蓝图,开辟优质医疗资源为民服务新途径。

健全分级诊疗体系,加强全科医生培养,着力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是国家医改的目标。作为公立医院带头人,施秉银没有等待观望,而是锐意创新,主动承担城市医院助推分级诊疗的主体角色,2015年,联合辖区4所二级医院和1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了陕西首个城市医联体——交大一附院雁塔区医联体,成立了社区巡诊团和知名专家社区工作室,蹄疾步稳地开创了全省医改的先河。五年来共派出专家195名,在社区坐诊1198次,接诊患者41621人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接待患者159万人次,探索出了“医联体 全科医师 慢病管理”的城市分级诊疗新模式,有效解决了大医院“一号难求”的问题,成为带动医改的成功范例。

施秉银在医院门诊量大、医疗人员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确立了“对内精细管理促内涵提升、对外优质资源外延履行社会责任”的战略思维,建立了性能优越的互联网医院,以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服务半径最大化。划分区域、优化布局,与多地政府签约,摸索出了一附院紧密托管县级医院的新模式,有力带动提升了基层医院医疗技术能力和水平。以托管的长安区医院为例,在总院技术人才支持下,今年1-9月份门急诊量达到476724人次,住院量18709人次,手术量3439台次,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68%、48.28%、86.5%,让群众就近享受到了最优质的医疗服务,日益成为患者心中值得信赖的“生命绿洲”。

施秉银坚持医院公益属性,不遗余力把健康扶贫作为义不容辞的重任,长期对口支援洛南县、山阳县、丹凤县等贫困地区医院,从派驻专家、赠送药品到培训人员,用实打实的帮带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水平。2019年中秋前,年近六旬的施秉银不顾高原反应,亲自带队赴西藏阿里地区看望援藏队员,并对当地卫生状况进行详细调研,提出通过设立互联网医院阿里分院,远程会诊及专家巡诊相结合,助力健康中国目标落地雪域高原。

潜心科研、勇攀高峰,坚定以研促医的正确方向

施秉银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少年时代亲历了家乡缺医少药的现状,目睹了不少贫困家庭“小病拖、大病扛,扛不过去见阎王”的残酷现实,受伯父治病救人的影响,1975年高中毕业前,他参加了学校办的“红医”培训班,毕业后边学习边实践,以编外赤脚医生的名义,走村串户,针灸把脉,从此与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1977年高考,他的志愿全填的是医学院校,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原北京医学院,成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临毕业时他本可留京工作,却义无反顾回到医疗卫生事业相对滞后的大西北,分配到原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现西安交大一附院)工作。伴随专业知识的积累、临床经验的增多,施秉银深深认识到,只有以问题为导向树立临床科研思维,才能真正掌握精湛独特的医疗技术,进而把兴医报国的远大理想落到实处。

施秉银初到内分泌科工作,甲状腺疾病诊断是临床的突出难点。那时,科室刚起步开展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这一先进方法。面对当时国内技术开展很少、操作要求极高、操作成功难度很大的情况,施秉银废寝忘食、虚心求教,在研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最终熟练掌握了从准确穿刺、细胞染色到病理诊断的全部要领。工作之初由于人员缺乏,他还兼做了十年的技术员。20多年来,他亲自为2万多名患者实施了细针穿刺和病理诊断,为精准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由于工作起步早质量高,一附院甲状腺疾病诊治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使数百例甲状腺癌患者及时治疗的同时,令千万患者避免手术。

施秉银说,“二十年前我就有一个梦想,希望找到一种能预防或彻底治好甲亢的方法。”甲亢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对患者身心危害很大,传统的治疗方法疗程长、复发率高、治愈率低、并发症多。经过缜密思考,施秉银把研发疫苗预防甲亢列为重大课题。从克隆、表达、纯化抗原开始,到小鼠反复对比,再到选择与人类同源性非常接近的恒河猴进行研究,科研历程困难重重。特别在昆明动物所研究期间,居住在山上,喝的是泥沙水,用的是为猴子准备的锅碗瓢盆,一月洗不了一次澡,还要冒着被猴子抓伤感染狂犬病的危险。经过四年攻坚克难,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制备出恒河猴甲亢模型。通过对比试验证明,注射疫苗可使甲亢的预防率高达90%以上,标志着我国在甲亢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实现预防人类甲亢疾病的梦想上迈出坚实步伐。

“当医生不能不搞科研,临床工作不能没有科学研究”是施秉银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即便是担任院长后,他仍然不为日常繁杂事务所困,持之以恒把医学科研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增进患者福祉的不二选择。他经常通宵达旦、如饥似渴地查阅文献、探访专家,集中智慧、攻坚破难,使一批重大成果问世。面对国家、区域医学中心及世界一流名院发展目标,施秉银与党委一班人深谋远虑,制定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采取一系列措施,吸引国内外英才来院工作。与美国杰克逊实验室等国外顶尖科研机构合作,共同组建科研平台。系列举措结出累累硕果,回国短短两年多时间,刘冰团队已在蛋白质结构生物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文章拟投国际最顶尖杂志《自然》。

舍弃小家、顾全大家,坚守竭诚奉献的家国情怀

施秉银牢记医疗为民初心,铭记兴医报国担当,舍小家、顾大家,唯独很少考虑他自己,把实现个人梦紧紧融入国家梦、民生梦、健康梦之中,敬佑生命、救死扶伤,大公无私、甘于奉献,用华彩人生彰显崇高的思想境界和价值追求。

施秉银常说“做医生应有仁爱之心,必须给需要帮助的患者以帮助”。有一次他在答询患者问诊电话时,一不小心从楼梯踩空,跌倒造成骨裂。他毫不顾忌有后遗症的风险,仍然坚持上班,直到实在走不动了,在大家的一致要求下才住院治疗。很多不知情的患者慕名而来,为了使患者不白跑一趟,施秉银把“诊室”搬到自己的病房,和往常上班没有两样。一位患者动情地说,“您在病床上还为人治病,真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夸赞您这样的好医生。”

施秉银的父亲因病住院,手术当日正是自己的专家门诊,他请来亲属帮忙照顾,当下了门诊急忙看望时,父亲的手术早已做完了。提起二老,施秉银总是十分愧疚,因为工作忙碌,一直到父母去世,他都没时间好好陪伴老人。但对待患者,无论寒冬酷暑还是值班休假,只要病人有需要,他都会随时赶到。他没有节假日,逢年过节总能在病房里看到他的身影。出差回来,第一时间是到病房查看病人、了解病情。由于工作忙,小到换灯泡,大到装房子,家里啥事他都不管,是院内出了名的“甩手掌柜”。爱人出国前,给家里买了全自动洗衣机、电压力锅,但他从来不看说明书,不会用就说坏了,好好的东西成了摆设。孩子打上学起,开家长会都是爱人的事,“家里指望不上就不指望了”,爱人无奈地说。他上门诊时,吃饭常常拖到一两点,爱人生气又心疼地说,“你就不能限几个号,早点儿回来呀?”他说,“病人都是老远来的,总得把病人看完才是,晚点吃饭有什么关系?”

2014年接任院长的施秉银,无论从职务还是从贡献来讲,理应搬到条件更好的房子,但他坚决不搞特殊化,至今依然住在家属楼西北角一百平米的老旧房子里,家里摆设也极为简单。爱人抱怨地说,“普通职工家里条件都比咱强,这过的是啥日子呀!”有位多年不见的朋友上家串门,看到书籍材料满地堆放、家电家具陈旧过时的境况,动情感慨地说,“你这儿哪是堂堂院长住的地方呀!”这就是施秉银对大医出大爱、大爱成大医的生动诠释。

文字/一附院 王睿

图片/一附院

责任编辑/崔可嘉

考高分网
举报 0 收藏 0
猜你喜欢
更多精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