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特殊儿童点亮人生希望,西安市雁塔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揭牌

   日期:2022-07-09     浏览:952    

5月12日,西安市雁塔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揭牌仪式、雁塔区融合教育师资培训开班典礼暨2022年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在西安市雁塔区雁祥学校举行。

雁塔区委常委、副区长刘军、陕西省慈善联合会副会长马盼、雁塔区关工委主任孙刚、西安市教育局基教二处调研员葛金赏、雁塔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樊铭瑞、雁塔区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徐凯、陕西省巾帼志愿者联合会副会长赵艺媛、雁塔区妇女儿童联合会副主席董黎君、雁塔区红十字会理事长高重阳、雁塔区慈善会常务副会长陈军、雁塔区慈善会办公室主任郑彩霞、雁塔分局长延堡派出所副所长杨敬国、潘家庄村委会党总支书记王军民、潘家庄村委会党总支副书记樊宽出席了本次仪式。本次活动由雁塔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曾天宇主持。

让每一个学生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特殊教育是为特殊儿童少年点亮人生希望的伟大工程,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雁塔区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工作,把扶残助残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雁塔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樊铭瑞在致辞中表示,“办好特殊教育”是党的十九大对特殊教育提出的明确要求,是给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让每一个学生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满足特殊学生的个别化教育需求,成为雁塔教育人的责任与使命。

“西安市雁塔区雁祥学校和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落成,是我区积极完成《西安市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中关于建设特殊教育学校的重要举措,也是雁塔区特殊教育发展的新起点。”雁塔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樊铭瑞指出,办教育需要爱心,办好特殊教育更需要特殊的爱。基础教育不是寻求更为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他期望,雁塔区雁祥学校要持续发挥特殊教育学校的骨干作用,进一步研究与解决区域特殊教育发展中的新问题。“希望老师们保持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做有温度的特殊教育者,为孩子们消除心理障碍,充分自尊自信,进而自立自强,努力在新的岗位上做出更大的贡献。”

据了解,西安市雁塔区现有义教段(6-14周岁)特殊儿童少年269名,其中随班就读及送教上门学生245名,在其他区县随班就读或康复机构就读学生24名,入学率100%。雁塔区建成资源教室16个,500余人次参加了特殊教育和融合教育培训,实现了全区特殊教育的快速发展。

整合特殊教育资源 搭建区域融合发展平台

在活动上,雁塔区委常委、副区长刘军、陕西省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志愿者工作委员会主任、陕西省巾帼志愿者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盼为雁塔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揭牌。西安市教育局二级调研员葛金赏、雁塔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樊铭瑞为西安市雁塔区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专家颁发聘书。

据了解,为了进一步做好特殊儿童少年入学安置工作,雁塔区教育局,区残疾人联合会、区卫生健康局、区民政局联合发文,成立了西安市雁塔区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会特聘陕西省康复医院院长石秀娥、陕西省康复医院副院长陈庆忠、陕西省康复医院院长儿童康复中心主任李红霞、陕西省康复医院院长儿童康复中心副主任李玲、陕西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系主任王庭照、雁塔区雁祥学校副校长葛碧茹、雁塔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副主任王登华为专家,为特殊教育科研、医学评估与鉴定、师资培训等提供咨询、引导等服务,对雁塔区适龄特殊儿童少年的身体状况、接受教育能力和适应学校学习生活的基本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为特殊儿童少年的矫治与康复、教育、就业安置等问题提供咨询和个性化指导。

受聘专家、陕西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主任王庭照教授在讲话中表示,陕西师范大学一定会联合各种社会力量为特殊儿童和少年的发展助力,为帮助他们真正融入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雁塔区委常委、副区长刘军在讲话中提出了三点要求,他希望区特教资源中心和雁祥学校能发挥骨干带动和辐射引领作用,整合特殊教育资源,搭建区域融合发展的平台,积极指导普通学校开展随班就读工作,加大对特教康复咨询工作的探索研究;希望广大教师通过本次专业培训更新教育理念,以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项目落地雁塔为契机,抓住机遇,破解融合教育师资队伍发展的瓶颈,力争建设一批融合教育示范学校,推动全区融合教育发展;希望教育、行政、卫健、残联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建立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推动特教事业的发展,为特殊少年儿童的发展保驾护航。

活动的最后,雁塔区雁祥学校的孩子们为在场嘉宾奉上了精彩的节目,地鼓表演《小可爱》、律动表演《小猪吃的饱饱》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雁塔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曾天宇表示:“相信在大家的关怀帮助下,在雁塔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雁塔区特殊教育工作将不负众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华商报记者 锁铮铮

考高分网
举报 0 收藏 0
猜你喜欢
更多精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