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激昂慷慨”这个谜面。
标准作答:马

谜语解释与释义
“激昂慷慨”是一个成语,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充满正气,也作“慷慨激昂”。
要解开这个谜语,关键在于找到这个成语与生肖动物之间最直接、最经典的文化或声韵联系。
语义联想与典故溯源
- 这个成语所描绘的奋发昂扬、充满激情的精神状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战马奔腾、冲锋陷阵的壮观场景。战马的嘶鸣与奔腾,是“激昂慷慨”情绪最生动、最有力的动物化身。
- 更进一步,这个意象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文学。南朝梁文学家丘迟的名篇《与陈伯之书》 中有一段极为精彩的描述: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想早励良规,自求多福。当今皇帝盛明,天下安乐……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 这篇文章的核心目的,就是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和强烈的家国情怀,去激励、劝说叛将陈伯之归降。全文的情感基调正是“激昂慷慨”。文中最为人称道的点睛之笔,正是用了与“激昂慷慨”的“慷”字直接相关的动物意象:
“马援载薏苡而还,苏武牧羊海上,此皆忠臣之志节,古今之所同然也。而将军……昔因机变化,遭遇明主;立功立事,开国称孤。朱轮华毂,拥旄万里,何其壮也!”
- 文中虽未直接出现“马”字,但通过引用伏波将军马援等历史英雄的典故,将那种忠勇壮烈、催人奋进的“激昂慷慨”之气烘托到了极致。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马”与“英雄”、“壮烈”、“激昂”的情感已经紧密绑定。
声韵扣合法(更为直接的谜语解法)
- 这是字谜中非常常见的手法。“激昂慷慨”四个字中,核心是 “慷慨”。
- “慷”字的发音为 kāng。如果我们为其寻找一个音近的字,很容易就想到 “康” (kāng)。
- 在十二地支与生肖的配属中,地支 “午” 对应的生肖是 “马”。
- 而 “康” 与 “马” 能组成一个非常固定、众所周知的词语:“康庄大道”。
- 因此,谜面的逻辑链条是:激昂慷慨 → 核心在“慷”(kāng) → 谐音“康” → 联想到“康庄大道” → “康”与“马”固定搭配(康庄大道,古指四通八达的大路,车马可以畅行无阻)→ 谜底为“马”。
刨解赏析
这个谜语制作得十分精妙:
- 双重扣合,意境深远:它既可以通过成语的整体意境(战马奔腾的激昂场面)来联想,也可以通过字词的声韵技巧(慷-康-马)来推理。前者重文采,后者重机巧,二者共同指向同一个答案,使得谜语既典雅又严谨。
- 文化内涵丰富:谜底“马”在中国文化中本身就是奋进、力量、豪迈和阳刚之气的象征,与“激昂慷慨”的成语内涵高度统一。解开谜题的过程,也是一次对汉语言文化和历史典故的温习。
总结:
无论是从“激昂慷慨”所描绘的英雄气概与战马形象的联系出发,还是通过“慷”的谐音与“康庄大道”中的“马”字相关联,所有线索都明确无误地指向同一个生肖——马。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5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