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理解句意
“朝五湖兮夕三山”
- 字面:早上在五湖,晚上在三山。
- 五湖:一般指太湖及周边,或泛指天下湖海,有“浪迹五湖”之说,常与隐士、侠客、逍遥游相关。
- 三山:蓬莱、方丈、瀛洲,海上仙山,神仙居所。
- 意境:一天之内从人间湖海到仙境神山,形容行踪飘忽、逍遥自在、神通广大。

2. 联系生肖文化
哪个生肖能“朝发五湖,暮至三山”?
- 需要速度快、能上天入海、有灵性神通。
- 十二生肖中:
- 龙:能潜渊(五湖)、能腾云(三山),且龙在神话中行云布雨,遨游四海与仙山之间,速度极快,符合“朝……夕……”的空间跨越。
- 其他生肖如猴(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也很快,但“五湖”与其主要故事背景——山、天宫——不完全贴合,且猴更陆/空,少“五湖”水性)、马(陆地快,但不涉及仙山与五湖并重)等,都不如龙贴切。
3. 典故参照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屈原《离骚》)——这种句式形容神游天地,多与龙、凤等神物相关。
“朝游北海暮苍梧”是神仙(如吕洞宾)的能力,龙是常见坐骑或化身。
4. 排除法
- 虎、牛、狗、羊、鸡、猪、鼠、兔、蛇:无此跨海飞天、朝五湖夕三山的典型能力与文化定位。
- 猴:虽能飞腾,但“五湖”水性不足,且“三山”虽到过,但文化符号上更突出的是顽皮闯祸,不是天然的自由遨游天地之象。
- 龙:最符合“水陆空”三界遨游、行踪莫测、神通广大的形象。
答案:龙 ✅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5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