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文学类作品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四」 概括故事情节

   日期:2024-10-20     来源:undefined    作者:147小编    浏览:0    

2022年中考文学类作品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四」 概括故事情节

【中考典型试题】

(一)时光不旧,只是落满灰尘 (2017年天水市中考题)

朱成玉

①那时我20岁,却在经历人生的秋天,满目落红,遍地枯草,大有“晚景凄凉”的味道。在我自己看来,当时的窘境甚至不如隔壁的那个孤寡老人。

②他没有退休金,每日里靠捡拾垃圾艰难度日。喝酒算是他一天中唯一的一点乐趣吧。只有在喝点小酒的时候,那院子里才有了点儿活人的气息。那样的时候,我甚至能听到他哼着一些古老而神秘的曲调。

③他的院子里堆着的都是捡来的没来得及去卖的破烂,就是这廉价的破烂,竟然也遭遇了盗贼。那盗贼就是我。

④高考落榜后,父母让我去工厂做学徒工,我不去,关起门来坚持写作,梦想有一天可以写出名堂来。苍白无力的青春,空洞的辞藻,自然无法让我写出多么出彩的文章来。消极的我开始变得颓废,抽烟酗酒打架“无恶不作”,邻家隔几天就上门来和父母讨说法,父母气急败坏,不再给我零花钱,任凭我“自生自灭”。我要写稿投稿,没钱买稿纸和邮票,只好打了他的主意,因为我注意到,他那些垃圾里,有一些本子,是可以拿来用的。

⑤他并没有太严厉地呵斥,只是对我说:“你不好好读书,来这破烂堆里翻个啥?破烂就是破烂,还能翻出什么稀罕玩意来?”说完他就往那堆破烂里一躺,和那堆破烂融为一体,好像要告诉我,那破烂是他的,也就他把那破烂当有用的东西吧。“嘿嘿,我也是个破烂。你来翻翻,看我口袋里有没有点儿值钱的东西。”

⑥我的脸羞臊得通红,只好和他坦白,说自己看中了他捡来的那些本子。

⑦“不过话说回来,破烂也分两种,一种是完全没有用的,一种是还有一点利用价值的,比如我捡的这种,还是可以换回一点钱的。”那天他喝了酒,心情不错,没有和我发火。借着酒劲儿,还对我进行了一番教诲,“人啊,不管多糟糕,哪怕你狼狈得像个垃圾一样,只要用心,你也会是那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相反,你若自暴自弃,沉沦堕落,那么你就是把自己扔进了不可回收的垃圾箱。”

⑧听着这话,一点不像一个捡破烂的老人说的,反倒像我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给我讲的。

⑨为了“惩罚”我,他说,“去给我把窗玻璃给擦了吧,很久没擦了,都看不到外面的东西了。”

⑩我只好乖乖地就去擦玻璃。玻璃擦干净了,晦暗的屋子一下子亮堂了起来。他心情很好,招呼我喝一口。我捏着鼻子喝了一口,辣得不行,直吐舌头,他倒是乐得前仰后合。

⑫最后,他在自己的垃圾里仔细挑拣,把那些我能用到的本子都给了我。

⑬“该惩罚也惩罚了,不过你既然帮我把玻璃擦得那么干净,也得奖励奖励,这些就奖励给你吧。”

⑭我流着泪接过那一摞本子,脏兮兮、皱巴巴已近迟暮的本子,我却坚信自己,可以在那上面写出干干净净,青春靓丽的文字来。

⑮一度以为,自己荒废了光阴,不可救药。但这个可敬的老人让我知道,时光还没有被我用旧,只是蒙上了一层灰垢而已。只要用心去擦一擦,那隐匿起来的时光随时都可以亮洁如新。

(选自《当代青年)

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本文所写的事情。(3分)

20岁那年,颓废地“我”,遇到一位靠拾垃圾艰难度日的老人,在他的启发下,“我”决心重树自信,振作起来,走出人生的低谷。

(二)这辈子最爱的人 (2013年四川资阳中考题

1.我的家在一个偏僻的山村,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我有一个小我3岁的弟弟。

2.有一次我为了买女孩子们都有的花手绢,偷偷拿了父亲抽屉里5毛钱。父亲当天就发现钱少了,就让我们跪在墙边,拿着一根竹竿,让我们承认到底是谁偷的。我被当时的情景吓傻了,低着头不敢说话。父亲见我们都不承认,说,那两个一起挨打。说完就扬起手里的竹竿,忽然弟弟抓住父亲的手大声说:“爸,是我偷的,不是姐干的,你打我吧!”父亲手里的竹竿无情地落在弟弟的背上、肩上,父亲气得喘不过气来,打完了坐在炕上骂道:“你现在就偷家里的,将来长大了还了得?我打死你这个不争气的。”当天晚上,我和母亲搂着满身是伤痕的弟弟,弟弟一滴眼泪都没掉。半夜里,我突然号啕大哭,弟弟用小手捂住我的嘴说,姐,你别哭,反正我也挨完打了。

3.我一直在恨自己当初没有勇气承认,事过多年,弟弟为了我挡竹竿的样子我仍然记忆犹新。那一年,弟弟8岁,我11岁。

4.弟弟中学毕业那年,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同时我也接到了省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那天晚上,父亲蹲在院子里一袋一袋地抽着旱烟,嘴里还叨咕着,两娃都这么争气,真争气。母亲偷偷抹着眼泪说争气有啥用啊,拿啥供啊!弟弟走到父亲面前说,爸,我不想念了,反正也念够了。父亲一巴掌打在弟弟的脸上,说,你咋就这么没出息?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你们姐俩供出来。说完转身出去挨家借钱。我抚摸着弟弟红肿的脸说,你得念下去,男娃不念书就一辈子走不出这穷山沟了。弟弟看着我,点点头。当时我已经决定放弃上学的机会了。

5.没想到第二天天还没有亮,弟弟就偷偷带着几件破衣服和几个干馒头走了,在我枕边留下一个纸条:姐,你就别愁了,考上大学不容易,我出去打工供你读书。  

6.我握着那张字条,趴在炕上,失声痛哭。那一年,弟弟17岁,我20岁。

7.我用父亲满村子借的钱和弟弟在工地里搬水泥挣的钱终于读到了大三。一天我正在寝室里看书,同学跑进来喊我,梅子,有个老乡在找你。怎么会有老乡找我呢?我走出去,远远地看见弟弟,穿着满身是水泥和沙子的工作服等我。我说,你咋和我同学说你是我老乡啊?他笑着说,你看我穿的这样,说是你弟,你同学还不笑话你?

8.我鼻子一酸,眼泪就落了下来。我给弟弟拍打身上的尘土,哽咽着说你本来就是我弟,这辈子不管你穿成啥样,我都不怕别人笑话。  

9.他从兜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用手绢包着的蝴蝶发夹,在我头上比量着,说我看城里的姑娘都戴这个,就给你也买一个。我再也没有忍住,在大街上就抱着弟弟哭起来。那一年,弟弟20岁,我23岁。  

10.我第一次领男朋友回家,看到家里掉了多少年的玻璃安上了,屋子里也收拾得一尘不染。男朋友走了以后我向母亲撒娇,我说妈,咋把家里收拾得这么干净啊?母亲老了,笑起来脸上像一朵菊花,说这是你弟提早回来收拾的,你看到他手上的口子没?是安玻璃时划的。

11.我走进弟弟的小屋里,看到弟弟日渐消瘦的脸,心里很难过。他还是笑着说,你第一次带朋友回家,还是城里的大学生,不能让人家笑话咱家。  

12.我给他的伤口上药,问他,疼不?  

13.他说,不疼。我在工地上,石头把脚砸得肿得穿不了鞋,还干活儿呢……说到一半就把嘴闭上不说了。  

14.我把脸转过去,哭了出来。那一年,弟弟23岁,我26岁。  

15.我结婚以后,住在城里,几次和丈夫要把父母接来一起住,他们都不肯,说离开那村子就不知道干啥了。弟弟也不同意,说姐,你就全心照顾姐夫的爸妈吧,咱爸妈有我呢。丈夫升为厂里的厂长,我和他商量把弟弟调上来管理维修部,没想到弟弟不肯,执意做了一个修理工。  

16.一次弟弟登梯子修理电线,让电击了住进医院。我和丈夫去看他。我抚摸着他打着石膏的腿埋怨他,早让你当干部你不干,现在摔成这样,要是不当工人能让你去干那活儿吗?他一脸严肃地说,你咋不为我姐夫着想呢?他刚上任,我又没文化,直接就当官,给他造成啥影响啊!丈夫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也哭着说,弟啊,你没文化都是姐给你耽误了。他拉过我的手说,都过去了,还提它干啥!  

17.那一年,弟弟26岁,我29岁。  

18.弟弟30岁那年,才和一个本分的农村姑娘结了婚。在婚礼上,主持人问他,你最敬爱的人是谁,他想都没想就回答,我姐。  

19.弟弟讲起了一个我都记不得的故事:我刚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在邻村,每天我和姐都得走上一个小时才到家。有一天,我的手套丢了一只,我姐就把她的给我一只,她自己就戴一只手套走了那么远的路。回家后,我姐的那只手冻得都拿不起筷子了。从那时候,我就发誓我这辈子一定要对我姐好。  

20.我说,我这一辈子最感谢的人是我弟。台下一片掌声,宾客们都把目光转向我。在我最应该高兴的时刻,我却止不住泪流满面。  

(选自《时文选粹》有改动)  

选文通过叙述弟弟( 1 )、供姐念书、( 2 )、迎接姐夫、照顾父母、受伤住院等几个感人至深的事例,表现出 为姐姐(亲人)甘于付出奉献的品质。(3分)

答案: 1、替姐受罚 2、送姐发夹

【概括故事情节】

概括故事情节就是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理清作者写作思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从上面的两个中考典型试题我们发现,所谓概括故事情节的试题有两个典型的试题类型: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补充故事情节。

【答题技巧】

第一种试题类型(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答题技巧:

一般有三种基本的概括方法:题目扩展法,段意合并法,要素串联法。

其中要素串联法比较常用。写人、记事的文章,通常都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可以总结为: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有时又要加上必要的时间和地点。

比如例1《时光不旧,只是落满灰尘》一文:

什么人: “我”;

做了什么事:我高考落榜,遇到一位靠拾垃圾艰难度日的老人,他看到我颓废不堪偷他的垃圾,就启发教育我。

结果怎么样:我决心振作起来,擦亮让自己荒废了光阴。

时间:我20岁那年

归纳为:20岁那年,颓废的“我”,遇到一位靠拾垃圾艰难度日的老人,在他的启发下,“我”决心重树自信,振作起来,走出人生的低谷。

第二种题型(补充故事情节)的答题技巧:第一步,根据给出的提示情节位置,确定补充部分的段落位置;第二步,根据给出的提示情节的表达样式,确定补充情节的回答样式。

比如例2《这辈子最爱的人》的情节补充步骤:

第一步确定(1)(2)所在的段落。根据“供姐念书”是4、5、6段,“迎接姐夫”是10、11、12、13、14段,可以确定(1)应该是2、3段,(2)应该是7、8、9段。

第二步确定(1)(2)回答的样式。根据情节的提示部分“供姐念书”“ 迎接姐夫”“ 照顾父母”“ 受伤住院”,我们可以看出都是四个字组成的动宾短语。

所以根据对“2、3段”“ 7、8、9段”的阅读理解,可以概括为:替姐受罚、送姐发夹

【巩固练习】

(一)出租车司机

1.那一年秋天,我到一个遥远而又陌生的城市办事,住在当地十分著名的龙城大酒店。

2.我在城里奔波了一整天,黄昏时,终于办完了事情。我急于拦一辆出租车,想尽快回大酒店休息。我在路边拼命地挥手,正赶上下班时间,出租车很不好拦。

3.终于,有一辆车缓缓地在我身边停了下来。我如遇救星,一个箭步冲上去,拉开车门,落座后对司机说:"龙城大酒店,请快点!"

4."龙城大酒店?"司机歪着头想了一下,"很远哪!"

5."别的出租车司机都希望越远越好,怎么你们舍远求近啊?"我十分不解。

6.司机欲言又止,末了,他终于下定决心,发动车子说:"那就走吧。

7.我庆幸自己碰到了一位温文尔雅而且好说话的司机,这位司机衣着整齐,藏青色的西装,淡蓝色的领带,搭配得相当得体。不像一般的出租车司机衣着随便、风尘仆仆的样子,倒像准备去赴一场豪门盛宴似的。

8.龙城大酒店果然很远,车子开得很快,半个钟头后终于抵达了。这半个钟头里,我在车上闭目养神。车到目的地,我掏出钱包准备付钱,却发现这辆出租车没有计价器。

9."我这辆出租车不仅没有计价器,而且是免费的."司机微笑着说。我疑惑不解。

10.司机敏捷地跳下车,一边帮拿东西,一边微笑着说:"我原本要去你在门前等车的那家酒店吃晚饭,哪知道你命令我去龙城大酒店。我看你那么急了,只好送你过来了。"

11.天哪!这叫什么事?我想我实在是累昏了头,这辆车有没有出租车标志都没有辨识清楚,就不由分说地逼着人家当了一回出租车司机,还奚落人家。

12.天边的晚霞飘散着,这片片晚霞,绯红绯红的。我想,我的脸也一定红透了。

请用简洁的语言把小说的情节概括完整。(2分)

(1)路边拦车 (2)(3)准备付钱 (4)

(二)一双皮鞋的秘密

1、我上高中的时候,班里大多数同学都买了皮鞋,我也想买一双。

2、星期六回家, 我对妈妈说了。妈妈半天没说话,只是盯着我。好久,她才说,非买不可吗?我没有说话,却点了点头。妈妈说,你快要交学费了吧?我又点了点头。妈妈又说,你的学费还没攒够呢!我听了没说话,把头转到了一边。妈妈说,你爸爸在地里刨葱,你去看看吧。

  3、我去了地里,爸爸正在刨葱。见我不说话,爸爸问,怎么了?我还是不说话。爸爸就不问了。那天的天气很好,可我却觉得很闷,头就像被谁用棍子打了一下。过了一会儿,妈妈也到了地里。她把我想要皮鞋的事给爸爸说了。爸爸听了,过了好大一会儿才说,晚几天买不行吗?我不说话,我想星期一上学的时候就穿上新皮鞋。可我说不出口,我知道我的家境很穷。

  4、爸爸说,你想要皮鞋,行,你肯下力气吗?我说,肯下力气。爸爸说,邹县的葱比咱这儿贵好几分钱,只是路太远了,我一个人拉排车怕拉不到。我当时就说,我帮你拉。

  5、邹县离我们这儿有七十里路,我和爸爸吃过晚饭,就拉着一千多斤的葱上路了。刚开始,我觉得还行,没怎么费力。大约走了有二十里路,就觉得浑身上下酸酸的,排车的轮子好像坏了。我和爸爸吃力地前进着。爸爸说,你能坚持到邹县吗?我咬了咬牙,说,能。爸爸就不再说什么了。

  6、晚上没有月光,只有几颗星星在天空眨着眼。有露水从天上落下来,打湿了我和爸爸的头发。晚上已经很冷了,可我们身上却流着汗。为了一双皮鞋,我豁出去了。

  7、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我就走不动了。三十多里路,我们走了四个小时,但还有四个小时的路呢!我说,邹县可真远。爸爸说,不近。我说,咱歇一会儿吧。爸爸说,你不想要皮鞋就歇一会儿吧。我说,歇一会儿就买不成皮鞋了?爸爸说,咱早到一会儿可能卖个好价钱,晚到一会儿可能就把你的皮鞋给耽误了。

  8、我说,那咱赶路吧。爸爸说,咱一口气赶到。我咬了咬牙说,行。

  9、那天葱卖得很好,一斤比我们那里多卖八分钱,一千多斤就多卖了一百多块钱。我心里很高兴,我的皮鞋有希望了。

  10、一回到家,我就躺在了床上。我一夜没合眼,累坏了。待我醒来时,爸爸把一双皮鞋递到了我手里,我心里很高兴。妈妈说,花了一百多块呢!

  11、星期一,我就穿着皮鞋去了学校。有个眼尖的同学说,你的皮鞋不是皮的。我不信。同学给我指了出来,我的心当时就凉了。

  12、爸爸被人骗了,那可是我们俩的力气钱啊!说真的,我当时沮丧极了。后来我回家,爸爸问我,怎么没穿皮鞋?我说,我得省着穿。爸爸笑着说,知道省就好。爸爸说,你要想穿上名牌皮鞋就得好好学习。

  13、我一直保存着那双皮鞋。我怎么也忘不了为了一双皮鞋,我和爸爸拉着一千多斤的葱到七十里开外的邹县去卖。我和爸爸辛辛苦苦多卖的钱,被卖皮鞋的人给骗去了。至今我都没有给爸爸说那是双假皮鞋,我不想让爸爸伤心。如今我已结婚生子,我不再为了一双皮鞋而发愁。可我怎么也忘不了那双皮鞋,就是那双皮鞋让我知道了做人的艰辛。那双皮鞋怕是要陪伴我一辈子了。

  14、一天,我 陪爸妈吃饭。妈妈说,你知道吗,多年前的那双皮鞋是革的。我说,我穿上皮鞋到了学校就知道了。妈妈说,可你没说啊。我说,我知道那双鞋比真皮鞋还贵。

  15、爸爸突然说,有个秘密你们都不知道,当年我没有被骗。我和妈妈一听,都愣了。爸爸继续说,我去给你买皮鞋时,在路上遇见了一个病危的老太太,我把钱给她了。我想皮鞋真假都一样穿,可人的命就只有一条。

  16、爸爸的头发已经花白了,他的背也已经驼了,但我却忽然发现,爸爸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高大。在他面前,我只能仰望,一直到永远。(佚名 文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在括号内写出主要故事情节。(每处不超过4个字)(3分)

想要皮鞋—( )— ( )—( )

(三)多动症

杨红樱

除了体育老师不说马小跳有多动症,几乎其他所有教过马小跳的老师,都说马小跳有多动症。

秦老师说:“马小跳,我来治你的多动症。”

秦老师就这么武断,还没去医院检查,她就断定马小跳有“多动症”。

过了几天,秦老师问马小跳,想不想在“六一”儿童节上台表演节目。

马小跳说当然想,自己做梦都想。

班上要表演的节目是童话剧《龟兔赛跑》。路曼曼演兔子,唐飞演乌龟。两个主角都有人选了,那么,马小跳又演什么呢?

秦老师说:“马小跳演那棵树,就是兔子靠着睡觉的那棵树。”

说是演树,其实只不过是一个道具而已。马小跳两只手举着两根树枝,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连一句台词都没有。

故事是从一只兔子在一棵大树下遇见一只乌龟开始的,也是在这棵大树下结束的。所以,马小跳必须从头到尾、自始至终地站在那里。

马小跳两只手高高地举着两根树枝,眼睁睁地看着兔子路曼曼在他身边跳来跳去,眼睁睁地看着乌龟唐飞在他身边爬来爬去。

那个唐飞真是笨,连马小跳都把他的台词背得滚瓜烂熟了,他自己还经常忘词儿。马小跳忍不住就要给他提词儿,唐飞不仅不感谢马小跳,反而去向秦老师告状。

“秦老师,马小跳说话了。”

秦老师就来警告马小跳:“马小跳,你要记住,你是一棵树,树是不能讲话的。你再故意捣乱,我就把你换下来。你知不知道,还有很多同学想演你这个角色呢!”

马小跳知道,确实有很多同学想演他这个角色。

马小跳很怕秦老师把他换下来,后来在排练的时候,马小跳就不停地对自己说:“马小跳,你是树,不是人。树是不能说话,不能动,不知道累的。”

秦老师看马小跳有进步,就鼓励他:“马小跳,只要你把树演好了,我就让你说一句台词。”

马小跳说:“你不是说树是不能说话也不能动的吗?”

秦老师就笑起来:“我们演的《龟兔赛跑》是部童话剧,童话中的动物可以说话,树也可以说话。”

马小跳说:“童话中的树既然可以说话,为什么只能说一句,而不能多说几句呢?”

“不可以。”秦老师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只能说一句,但这句话非常非常重要。”

马小跳后来才知道,这句非常非常重要的话,就是“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秦老师说:“别小看这么一句台词,这句台词可是这部童话剧的灵魂。”

为了能说这句台词,马小跳在排练中,一动不动地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有时唐飞记不住词儿,或者是路曼曼出点差错,站三四个小时的时候也有。

秦老师终于同意让马小跳说这句台词了。

马小跳把这句台词至少练了一百遍。

“六一”儿童节那天演节目之前,马小跳的全身裹满了棕色的布,这是树干。他的手上举着绿色的树枝,就更像一棵树了。他一上台,就把所有人的眼球都吸引到他身上了。马小跳是全校闻名的淘气包,所以他在全校的知名度很高。

“看看,演树的是马小跳!”

“他真像一棵树。”

“噢噢,马小跳!噢噢,马小跳!”

节目演到最后,马小跳终于用充满智慧的声音,也就是用那种瓮声瓮气、拖声拖气的腔调,说出了那句最关键、最灵魂的台词——“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他刚一说完,全场就响起了炸雷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主要故事。(3分)

【参考答案】

(一)(2)匆忙上车 (4)明白真相

(二) (卖葱得鞋)—(发现鞋假)—(揭秘假鞋)

(三) 秦老师让好动的马小跳扮演童话剧中一棵树的角色,并获得成功。

考高分网
举报 0 收藏 0
猜你喜欢
更多精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