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在大学开学的时候,在直播间给准大一新生以及正在上大学的学生,提了几条建议,真的特别有用。
一、读大学时,多看看《第一财经周刊》这类的杂志。
读大学时,我们一定要了解自己读的这个专业,将来进入到各行各业后,他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尤其是理工类、工科类的专业,了解一下各行各业的发展情况
因为我们现在学的专业,将来是可以为各行各业赋能,所以以后我们打算进入到什么行业,这个行业发展的状况如何,这些都可以通过《第一财经周刊》这本杂志去了解的。
为什么呢?因为每个星期,他们都会选取一些行业内的领军企业、或者一些出了问题的企业,他为什么出问题等,都会给你进行分析。
然后文科方面,比如财会、市场营销等,他本身是属于行业的附加专业,因为每一个公司都缺财务,每一个公司都缺市场营销等。这是很正常的。
但你将来要进入到什么行业,这个行业中哪些行业比较牛,不牛的企业他不会登到这本杂志上。所以,我建议大家上大学时,多看看《第一财经周刊》,不一定要看懂,但你最起码要多了解一些企业。
因为你会发现,有些企业。你大一看的,到了大四,他上市了,有些企业,你到了大四再去看,他倒闭了。所以你可以通过这种东西,去了解一下各行各业。
再就是去看看一些证券机构做的行研分析报告。尤其是国产化替代,因为现在有些东西,只能国外做,所以将来,国产化替代就将成为一个趋势。
二、一定要注意团队合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因为团队合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是将来企业或用人单位非常看重的一个点。你上大学时,如果有过这种团队协作的过程,甚至是你组织过相应的活动,那这个东西是用人单位很看中的。
比如你学的是文科,这种专业越不好找工作,你就越要重视你的组织能力,上大学时加入一些学生会,加入一些社团,组织一些活动,这些东西都可以放在你简历里面,将来去打动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到时一看你的简历,发现你组织过什么活动,他就问你,你在这个活动中,干什么了,你组织这个活动时,遇到过什么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因为他在验证你是否真的干过这种事。
所以你将来找工作时,你就要提前把这种东西给演练好,你要对你简历里写的每一段经历要有一个复盘的过程,比如你如何组织,如何解决问题等等。
这样的话,你以后找工作时,一,在简历里有东西可以写,二,当用人单位验证你这个经历时,你是有能力去证明这个东西的。
所以大家上大学时,一定要有一个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因为你再内向,你将来都不可能不跟人沟通的,包括很多家长认为自家孩子适合搞科研的,也需要团队协作能力,团队沟通能力。
三、理工类专业的同学,一定要记住,将来找工作时,一定要有技术面
你的技术能力行不行,一试就知道了。所以他不会单一的就凭你是哪个学校,哪个专业的,你就怎样怎样。你的院校档次,是你的敲门砖,是你能够敲开用人单位最开始筛选的那一关的门。
但是他不是所谓的王牌,最后还得看你的技术面,因为现在,我们很多大学再扩招,研究生也扩招,现在用人单位收简历收的都手麻。
所以他不可能所有的简历都从头到尾看一遍,他一定会上来先拿一些硬性的标准来筛选,如果说你的院校档次够硬,你的筛选项就能过,然后再通过技术面。
所以说如果是学理工科的同学,一定要把技术学到位,这一点也非常非常重要。
四、大学生一定要有一些产业思维,行业前瞻
比如有人问我,张老师,学理工科一定只能搞技术吗?我们家孩子在搞技术这个领域不是那么顶尖,那他将来想从技术转金融,从技术转投资,那这时候。你很有可能就需要有一定的行业前瞻能力。
所以大家不要一味的去排斥所谓的销售思维等,不能让咱家孩子只蒙头学。当你去了解这个社会的一些运行规律,当你去了解一个企业的挣钱规律后,你会觉得这个事儿很好玩,很有意思。
大家一定要去摆脱那种所谓的学生思维,一定要摆脱那种什么老师,只要我学习好就能怎样怎样。大家发现没有,在一个人十八岁之前,衡量一个学生是不是一个好学生的标准,有可能是唯一的,那就是成绩。
但随着你进入到大学。进入到社会,你会发现,衡量一个人的标准,成绩就不再是唯一的标准了,这个时候,你的综合能力就显得很重要。
所以大家上大学后,一定要多去勇于尝试,打开自己,哪怕你是一个内向的人,我也建议大家去打开自己。比如参加什么学校的演讲比赛啊,辩论比赛啊,主持人比赛啊等等。
哪怕你不行,你也要知道。丢过人了,你也就不再乎再丢一次人了,当你抹不开面子的时候,可能你抹开了一次,你就不会在乎第二次了,所以你要打开自己。
五、强烈建议有一个体育运动的爱好
比如像跑步啊,羽毛球啊,踢足球啊等等,因为各位同学,你有这个爱好的话,你上大学时,你会认识很多你专业以外的人,你不能把自己定死在自己的那个专业。专业只是一个标签。
而且说不定你会通过认识专业以外的人,能够认识一些很有意思的朋友。比如我一直给大家讲的,将来你们在社会上,一定要认识三类人,第一种人,医生,第二种人,老师,第三种人,律师。
那有人可能要问,老师,我是学工科的,我怎么认识这帮人,很有可能你在参加什么社团或者体育活动的时候,你就可能认识这样的人。
就比如我在苏州,我认识的朋友,都是打掼蛋认识的,哈哈。就是你可以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协会等,认识很多其他专业的人,让这个专业的人带领你去探究其他专业的事情。
就是你参加这样一些活动,会认识很多其他专业的人,他们会打开你的视野,甚至有可能会认识到你创业的伙伴等。
不得不说,张雪峰给大学生的建议,感觉更实用,更落地。他的建议,不仅只是理论方面的建议,而且还有各种应用场景作为支撑,他的建议,让人更容易有方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