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通过介绍河南安阳中考实验中采用的新型考试方式,总结了这种方式所带来的影响和效果。结合实证数据,本文从考试改革思路、试题制定、评分方式、考生表现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并归纳总结了这种新型考试方式的优势和局限性。
1、考试改革思路
近年来,中考在我国教育改革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在河南安阳实验中,为了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考试的公平性,采取了开放性试卷的考试方式,试题以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切入点,旨在考察考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与传统的单一命题不同,试题采用“蒟蒻式出题”,即由教师与考生共同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从而构建试题,以“生活性、语文性、科学性、启示性”为设计目标。这种试题制定方式显著地提高了试题设计的实用性和参与性,增强了考试的公平性和灵活性。
此外,在考试内容的选择上,将“情境化、个性化、引导性、独立性”作为考试内容设计方向,强调综合素质的考察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交际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提高了应试者的综合素质。
2、试题制定
新型考试方式试题的制定,必须注重题目的开放性、结构紧凑、逻辑性强和实际生活问题的贴近性等几个方面。不过,由于蒟蒻式出题缺乏专业知识和判断标准,制定出的试题质量有所不足,这需要通过教师指导和专家评析引导改善。
此外,由于新型考试方式更注重学科融合和实践运用,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学科内容比较单一的学校而言,难以制定符合要求的试题。因此,在试题设计和命制上,既要注重学科特征,又要注意开放性和综合性,真正做到“让孩子们在解题过程中感受到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共同点”,才能体现新型考试方式的真正价值。
3、评分方式
新型考试方式的评分主要考虑到综合素质的考察,因而不再只注重题目的答案,而是更关心考生的答案表述、逻辑和思维方法的准确性。因此,评分标准一般采取主观评分和客观评分相结合的方法,既有一定的主观度,又能通过特定标准评估考生对应试科目的掌握情况。
但同时需要注意,新型评分标准在实际操作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不同教师评分标准不同,评分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有所下降。因此,评分标准需要得到各方面的认可和约定,并采用公开、透明的方式进行。
此外,对于难以客观量化的素质因素,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需要给予一定的考虑和评估,这对于评分标准和评分者的素质提出了要求。
4、考生表现
新型考试方式更注重考生的综合素质,考查考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交际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因此,考生在考试中的表现也与传统考试有所不同,注重考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效果。
在新型考试方式下,学生需动手实践,采用多样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而非死记硬背,纸上谈兵。这能够真正体现学生所学知识的贯穿性和适用性,让学生在考试中更具创造力和活力。
但同时新型考试方式对考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考试难度增加,强调时间紧迫、开放性大和判断难度等多重因素。因此,学生需加强对应试科目的系统性、深度性的学习,磨练自己的动手实践的能力,为新型考试方式的应对做好充分的准备。
河南安阳中考新型考试方式的实践探索,是国内关于中考改革的一次成功尝试。它强调考试方式的综合性、实用性和公平性,更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但同时也暴露出试题制定标准的欠缺、评分过程的主观程度和对学科的整合性需要进一步加强等问题。在未来,我们应该看到更加科学合理的考试改革方向出现,将新型考试方式的理念和经验运用到中高考考试中。只有不断更新不断改进,才能真正为我国学生打造出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素质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