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成都市洞子口职业高级中学校教师赴浙江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调研学习收获满满
为提升金牛职业学校治理能力和办学效益
推动成都市洞子口职业高级中学校高质量发展
3月12日至3月16日
学校组织部分行政干部
专业部长和骨干教师
形成调研学习小组
赴浙江三所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
调研学习先进办学理念和先进管理经验
(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校
绍兴市柯桥职业教育中心
宁波市第二技师学院)
@图为调研学习小组在宁波第二技师学院合影留念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一首《忆江南》
道尽了白居易对江南的喜爱
当然,江南的“好”
不仅体现在“地理”上
更体现在“人文”中
此次赴浙江三所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
调研学习
一行收获满满
01 务实笃行 调研学习有深度
调研学习小组在学校副校长朱清平、薛斌的带队下,分别赴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校、绍兴市柯桥职业教育中心、宁波市第二技师学院进行了调研学习。
@图为一行赴临平职高座谈交流
3月13日,调研学习小组来到了国家级重点职高、浙江省改革示范校及“双高”建设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校。作为杭州市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该校吴燕丽副校长从临平区的社区、村落、人口等进行介绍,这让小组一行深切了解到临平职中所覆盖到的受众及服务的人群和行业等;同时,该校的高职高考在浙江省也位列前茅,其对学生的德育、教学、评价等也让小组一行深受启发。
@图为副校长朱清平代表学校向柯桥区职业教育中心赠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作联谊纪念
3月14日,调研学习小组来到绍兴市柯桥区职业教育中心。作为国家重点职业技术学校、国家首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浙江省首批中职课程改革试点学校、浙江省德育基地,据介绍,截至 2022 年,该校全国技能大赛已有 102人获奖,实践探索成绩斐然。
交流中,该校还就双高建设项目,从产业链、课程重构、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分享,学校曾获全国班主任能力比赛一等奖的老师也从赛制、备赛过程、参赛经历等做了深层剖析,为我校班主任能力提升打开了进阶思路。整个交流活动,生动充实、收获震撼。
@图为一行赴宁波第二技师学院座谈交流
3月15日,调研学习小组来到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全国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单位、浙江省一流技师学校培育单位——宁波第二技师学院考察学习。“匠文化”是该学院核心理念——修匠心,炼匠技,铸匠品,育匠才。
@图为一行赴宁波第二技师学院观摩模拟仿真系统操作
据悉,当前该校在深化校企合作走在了全国前沿,其“校企比翼,双主体育人”“师资互融,共同体构建”“素养习得,人文化浸润”等措施,让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尤其是技能大赛中大放异彩,充分诠释了“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02 同心筑梦 分享交流有温度
参观交流拓思路,分享学习促发展。赴浙调研学习归来后,调研学习小组纷纷表示收获满满,为进一步“传经送宝”,开拓教师专业发展、成长思路,小组成员分别组织进行了各层各级的分享交流。
@图为调研学习小组在学校行政办公会上交流分享
调研学习分享会上,小组成员纷纷就调研学校各自的发展建设亮点、优点等进行交流,并为学校下一步高质量发展提出设想建议。
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李强对调研学习小组一行赴浙江学习归来表示祝贺,对小组成员的调研学习成果表示赞赏。他指出,此次调研的浙江三所学校均为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在该省乃至全国中职里均走在前列,其学校的校园管理、教师队伍建设、课程设置、专业建设、德育安全、校企合作和招生就业等诸多方面值得学习借鉴;他要求调研学习小组成员要进一步全面梳理、认真总结、深刻分析,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将调研学习成果切实融入到一线教育教学中去,为高质量打造职教铭牌,奋力谱写“全国一流教育强区”建设新篇章贡献力量。
@图为小组成员就调研学习成果进行德育工作专题分享交流,副校长冯建华出席会议
@图为调研学习小组成员、职高教管服务中心副主任、现代制造专业部部长王洪军就调研学习成果进行专题分享交流,副校长朱清平出席
@图为调研学习小组成员、学前教育专业部部长张宇就调研学习成果进行专题分享交流
03 知行合一 个人成长有广度
反思是破,总结是立,不破不立,破立相依。三天的调研学习时间虽较为短暂,但对调研学习小组成员们个人的启发、对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来讲,可谓受益颇多,弥足珍贵,以下为部分教师随笔感悟。
张宇随笔感悟
本次参观学习的三所浙江“双高”职业学校,在多方面均有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下面结合专业部实际情况,谈谈自我感受:一是相信集体的力量,组建优秀的团队保证师生参赛质量。与普教不同,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更多体现在参加各级各类教师、学生的技能大赛,要想在技能大赛中获得好的名次,团队的支持必不可少,而团队人员又来自各领域优秀的老师,大家需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取长补短。二是依托学校的力量,为专业部师生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专业教师是对专业发展最有用的人,而专业的学生则是专业发展的落脚点,专业部要用好专业教师,教好本专业学生,需要依托学校层面为老师和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平台,通过共同的进步来推动和刺激本专业向更好更优的方向发展。三是提炼专业文化,提升专业内涵。制约专业成长的瓶颈是个人的文化底蕴,学习专业技能不光是学习技能本身,还是学习一种文化,只有立足于文化,引入新的元素新的理念,才是专业长久发展的可行之路。
王洪军随笔感悟
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我和学校相关老师前往浙江省临平职高、柯桥职教中心和宁波第二技师学院参观交流学习。在临平职高学习期间,让我了解到临平职高的高职高考体系非常完善,同时实行班主任聘任制,真正践行德育先行的教育理念,在学生思想和目标上下功夫,因此临平职高的高考成绩一直位列浙江省第一名。在柯桥职教中心,我被他们的技能大赛培训制度深深吸引了,柯桥职教中心建有一套集班主任、心理教师、专业教师为一体的培训团队和选拨、训练、淘汰、奖励为一体的竞赛机制,屡次获得国家级一等奖,竞赛成绩非常突出。在宁波第二技师学院,我看到了世界技能大赛训练基地、先进仿真模拟软件,让我眼见大开。本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学习,让我在专业建设、竞赛培训、产教融合方面理清了思路,为下一步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必将迎来一个快速的发展阶段。
赵翔随笔感悟
经过赴浙江三天紧张并充实的交流学习,收获很大。首先感慨的是三所学校的文化建设,共同认同感是一个团队的灵魂,所以三个单位都在文化引领方面做足了功夫,比如柯桥职教中心的“莲”文化,第二技师学院的“匠”文化。其次是强化教师队伍和学生队伍的归属感,那就是要教师和学生在其学校中感受到荣誉感和成就感,相应学校的风评就成了归属感的根源。然后重视班主任团队的打造,学校以班主任带领的教学和管理团队为基本单位来参与学校的所有事务,切实做到升学与技能“两条腿并行”的学校发展之路。
张依随笔感悟
一、“高职高考”加“技能大赛”两条腿走路。教师规划目标明晰,从精神(职称评定、职级晋升、职务匹配、评优评先)到物质(出口质量、大赛奖励、科研成果激励、绩效奖励)关联促进。二、德育工作主抓班主任和学生两支队伍建设。发挥学生会引领及自治作用,规范班级常规管理,班主任队伍优化待遇、考核积分切实落地。三、干部队伍建设需建立完善考核机制,推动处室工作及负责人工作目标考核,层层细化,关联教育、教学、学校发展多方面。四、努力推动职业院校达标建设,积极向上级争取政策,切实为教职员工服务,搭建平台并引导帮助教师明确个人发展和规划路径,层次分明彼此促进,和谐共生。
刘雳文随笔感悟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教育者,班主任队伍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此行给我最大的收获和反思一是要强培养,建立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素质培养体系;二是要重引领,依托名班主任工作孵化优秀班主任;三是要赋动能,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班主任队伍建设。
徐丹随笔感悟
此次调研学习对我的影响很大,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悟。1.专业设置。每个学校的专业设置均以服务地方经济为要,结合本区域产业而建立,从专业集群建设到专业生态链建设,实现课程重构、实训分层、产教融合。以绍兴柯桥职教中心为例,该校就以绍兴轻纺产业为专业生态链服务区域经济发展。2.技能大赛。职教成绩的考核标准很大程度上来讲就是技能大赛。三所学校均是技能大赛的获奖大户,通过学习感悟到,技能大赛应该做到早准备,教师通过海选挑选选手,不仅仅局限于本专业的学生,做好梯队建设,以及学生安置保证等。
段雯耀随笔感悟
结合近几天的研学所思,谈谈自己的感受。就校企合作来说,学校可进一步针对性的培养学生技能,使学生走进企业的第一时间就是可用之人,组织引导教师方面多走进企业,对岗位进行渗透性学习,同时邀请企业专家、技能工匠等多走进学校,为学生分享一线工作经验,更好地实现产教融合,助力学生实现进阶性成长。
项璇随笔感悟
1.以深度校企合作为抓手,促三教改革落地。积极寻求政策支持,根据金牛区产业属性,打造具有自身特点的产教融合综合体,形成更为精准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在此基础上,聚焦课程变革,编写配套活页式教材,对接岗位需求,深研教法,培养双师,提升教师教育服务能力。
2.抓职教高考、技能大赛,激励关联教改。围绕两条主线,出台相应的激励保障机制,强化团队协作,强化相关培训,加大针对两主线开展的教改奖励力度,凸显教改成效。
3.顺应国家完善中高职人才贯通培养体系政策,继续探索中高职衔接的有效路径。联合高职、企业,探索中高职有效衔接的模式,厘清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中的中职定位,深化中高职课程衔接,探索一体化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促成教研活动平台建立,推进校际研训,促进中高职教师双向交流。
来源:成都市洞子口职业高级中学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