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把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标志着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全市上下抓住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前途广阔”的发展机遇,统筹“三教”协同创新,推进“三融”系统改革,立足新时代、面向新征程,努力把中央和我省的决策部署转化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西安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作为市教育局直属公办职业学校,以“提高质量、提升形象”作为两大发展任务,聚焦“三教”改革,形成了“头雁引领,两翼齐飞”的办学特色,服务地方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值得借鉴。
西安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办学探索不仅是全市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缩影,更是把中央和我省的决策部署转化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学校立足自身优势和办学特色,围绕“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升学有基础,发展有潜力”的育人定位,把“提高质量、提升形象”作为加强品质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提升办学水平,打造出具有西旅特色的职教品牌,逐渐形成了我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西安模式”,2022年被认定为陕西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一、以“名校+”“名校长+”“名师+”为“引领”,打造西旅品牌
学校立足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坚持走创建西旅品牌的职教发展之路。2022年,学校与西安市第一中学结成全市首批优质高中与中职学校“名校+”,成为西安市首所全面实施“名校+”“名校长+”“名师+”的中职学校,实现了职业教育“名校+”组建方式全覆盖。
学校以“名校+”“名校长+”“名师+”为示范引领,举办“聚焦课堂教学 提升核心素养”为主题的“名校+”教科研年会;开展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为主题的校际教科研交流研讨活动;最大程度地发挥冯相民“名校长+”领航研修共同体主持人示范引领和直接带动作用,帮助成员校“破局脱困”,将西旅的先进办学理念、成熟教学模式、先进管理理念、特色校园文化等一体化融入“+校”,重点提升成员校的内涵和品质;通过张宝星“名师+”工作室,安排省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分别赴周至县职业教育中心、西安综合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阎良区职教中心开展送教服务。
通过“名校+”“名校长+”“名师+”有效带动了“+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师能力提升,不仅打造了西旅品牌特色,还激发了学校高质量办学的内生动力,催生了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壮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总量和规模,让更多孩子和家庭共享名校带来的幸福感。
二、以深耕专业为“左翼”,推进“三教改革”
学校遵循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本规律,以增强“双师型”教师素质为先导,以提高教材应用性与实践性为基础,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重点,有效提升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赋能教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学校让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一起组建结构化的教师团队,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通过组队参加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等方式,进行“训中学”“践中思”“研中悟”,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驾驭岗课赛证综合育人能力,全面提升了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能力,形成了“能力本位”的教师使用、培养与评价机制,激发了教师成长动力。在近两年的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有20个团队68人参赛,分获国赛、省赛、市赛等50多项殊荣。目前,学校优秀教师队伍扬优成势,形成了173名专任教师、98名专业教师、57名“双师型”教师、11名骨干型教师、2名卓越型教师、1名教育家型教师的教师梯队,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是开发教材,突出应用性与实践性。学校以课程改革带动校本教材开发,通过加强校企精准合作,邀请企业和行业技术专家共同参与校本教材建设和课程资源建设。紧跟产业发展,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产品纳入校本教材内容,在校本教材中引进企业真实项目案例,将配套的微课、模拟仿真、视频等信息化课程资源植入校本教材之中,实现教学内容整合重组和精选优化。校企共同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编撰了《高星级饭店餐厅服务》《旅行社经营管理教程》等6本“基于情境的综合职业能力提升为核心”的数字式、立体化的新形态校本教材,被部分省市中职学校选用,深受师生和行业好评。2021年学校3本教材入围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是全省唯一入围的中等职业学校。
三是激活教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学校以课堂改革推动教法创新,强化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2021年6月,成功举办西安市职业教育“西安好课堂 助力西安名校+”首播活动,点击量60万+,在全省职教界引起强烈反响。刘强伟团队的教学实施方案《节气与美食——电子海报设计与制作》、汪紫彤的班级建设方案《明德笃学精技,“向阳追梦”远航》,在陕西省教学改革研讨会上作为优秀课例进行展示,被全省10万多名中职学校教师线上观摩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理论课高效课堂构建的“七步教学法”获陕西省第三届中职教学成果二等奖,并在第三届西部职业教育论坛上作为典型经验推介。
三、以办学定位为“右翼”,优化育人模式
学校坚持“就业与升学并重”的办学定位,一手抓技能提高,一手抓学历提升,以“三教”改革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让学生就业有能力、升学有优势、发展有通道,不仅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更以出色的人才质量树立了职业教育特色化发展的成功典范。
一是以赛促学,实战磨砺工匠精神。学校高度重视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将各项技能大赛作为检验师生职业技能的“练兵场”与“试金石”,通过技能大赛树立典型和榜样,进一步强化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谋业、创业能力,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增强办学活力。2020年,2名学生选手闯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在近两年的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14人获8个一等奖,10人获8个二等奖,8人获6个三等奖,11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大赛成绩充分展示了学校师生的精神风貌,反映了教育教学成果和深化“三教”改革的成效,推动了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
二是对接需求,畅通上升渠道。基于社会、家长、学生升学需求,学校聚焦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培养方式,为不同禀赋和潜能的学生提供多样化成长成才空间和通道,满足了社会对高质量职业教育的现实需要。在近3年的职业教育单招考试中,学校有480名学生升入高等院校。在2022年职教本科考试中,有93名学生参加考试, 66人本科上线,过线率71%,名列全省前茅。
编辑:王波